2025年双环传动研究报告:传动齿轮领先者,机器人减速器开拓新空间

分类: 英国365bet体育在线 📅 2025-07-28 21:22:38 👤 admin 👁️ 453 ❤️ 633
2025年双环传动研究报告:传动齿轮领先者,机器人减速器开拓新空间

一、基本情况:全球精密齿轮传动领先供应商

40 余年深耕,“双引擎”驱动战略布局撬动全球市场。公司于 1980 年由创始人叶善群先 生成立,以摩托车齿轮加工起家,2010 年于深交所上市,2012 年开始乘用车 EV 减速器 齿轮的研发,2014 年开始推进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器,2021 年首次获得直接出口欧洲的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齿轮项目打开出海通道。截至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形成乘用车齿轮、 电动工具齿轮、工程机械齿轮、摩托车齿轮、商用车齿轮、智能执行机构(原民生齿轮)、 减速器及钢材销售 8 大业务板块。 纵观公司发展历史,主要可分为四个时间段: 1) 源起(1980-1999 年):创始人叶善群先生以 3000 元资金开辟基业,以摩托车齿轮加 工起家。 2) 传承(2000-2009 年):吴长鸿先生担任总经理,推动“产品、客户”双升级战略, 2005 年成立江苏双环,将业务拓展至工程机械齿轮领域,并于 2006 年引入并推行 丰田精益生产管理模式(TPS 管理系统)。 3) 奋进(2010-2019 年):2010 年于深交所上市;2011 年开发出 4 档自动变速器、8 档 自动变速器、双离合变速器 DCT 等产品进入中高端齿轮领域;2012 年开始乘用车 EV 减速器齿轮的研发进入新能源业务市场;2014 年开始推进工业机器人关节 RV 减 速器研发;2019 年快速推进谐波减速器的产业化研制及谐波减速器的市场推广。 4) 腾飞(2020-至今):公司于 2020、2021、2022 年先后成立环动科技、环智云创、双 环研究院、环驱科技、江苏环欧等子公司,夯实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的市场地位,挺 进新能源等工业减速器领域和民生齿轮领域,并为上下游产业链提供生产制造数字 化升级服务。双环系不断构建形成,国际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

产品:公司目前形成以乘用车齿轮、商用车齿轮、民生齿轮等传动齿轮业务为主、减速 器及钢材销售等 8 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零部件集团。具体为: 1) 乘用车齿轮:为公司当前第一大业务板块,1H24 合计营收 23.6 亿元,占公司总营 收 55%,1H24 毛利率为 23%,具体包括两类齿轮产品: A)燃油车齿轮:产品覆盖手动变速箱(MT)齿轮、自动变速箱(AT)齿轮、无级变速箱(CVT)齿轮、双离合器变速箱(DCT)齿轮、分动箱齿轮等产品。主要客 户包括大众、通用、福特、丰田、上汽、一汽、广汽、吉利及采埃孚、爱信等 Tier 1 客户。2023 年营收 20 亿元,占公司总营收 25%。 B)新能源齿轮:产品包括电动车减速器齿轮、混合动力车减速器齿轮、混合动力 DHT 齿轮等。客户包括全球领先电动车制造企业、比亚迪、蔚来等一线主机厂及采 埃孚、舍弗勒等 Tier 1 客户、2023 年营收 22 亿元,占公司总营收 28%。 2) 商用车齿轮:产品为变速箱齿轮、发动机齿轮、内燃机齿轮等。客户覆盖采埃孚、 康明斯、伊顿、玉柴等企业。1H24 营收 4.6 亿元,占公司总营收 11%,1H24 毛利率 为 26%。 3) 工程机械齿轮:主要为法兰齿轮、变速箱齿轮、大齿圈齿轮、后桥齿轮等产品。客 户以约翰迪尔、卡特彼勒等龙头企业为代表。1H24 年营收 3.2 亿元,占公司总营收 7.3%,1H24 毛利率为 29%。 4) 智能执行机构(原民生齿轮):主要产品为扫地机、智能汽车、无人机、eBike 等部 件,公司 2022 年 7 月通过收购深圳三多乐拓展民生齿轮业务,1H24 营收 2.8 亿元, 占公司总营收 6.5%,1H24 毛利率为 19%。 5) 减速器及其他:产品主要为 RV 减速器及谐波减速器,覆盖埃斯顿、埃夫特、卡诺 普等客户,1H24 营收 2.6 亿元,占公司总营收 6.0%,1H24 毛利率为 32%。 6) 电动工具齿轮:主要为小螺伞齿轮等产品,覆盖百得、牧田、金飞达等客户。1H24 营收 0.7 亿元,占公司总营收 1.5%,1H24 毛利率为 16%。 7) 摩托车齿轮:为公司最早业务之一,主要产品为踏板车齿轮、全地形车齿轮、沙滩 车齿轮等,客户为大长江、春风动力、株洲雅马哈等。1H24 营收 0.5 亿元,占公司 总营收 1.1%,1H24 毛利率为 31%。 8) 钢材销售:公司主要原材料为钢材,钢材贸易由全资子公司环都贸易负责,环都贸 易为公司统一钢材采购平台。销售客户为公司外协生产厂家和附近的其他齿轮生产 企业。公司通过钢材销售业务规避原材料涨价风险,降低成本。1H24 营收 5.3 亿元, 占公司总营收 12%,1H24 毛利率为 11%。

受优质客户放量拉动,客户集中度逐年提升。基于四十余年的专业化生产制造积累,公 司与众多国内外优质客户建立起了深厚的合作关系,并进入到了各细分领域中头部企业 的供应链体系,近年来客户粘性逐渐增加,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由 2017 年的 22%增长至 2023 年的 38%。

国内五大生产基地近年快速扩产,海外匈牙利建厂加速全球化布局。公司国内全资持股 浙江玉环、江苏双环、嘉兴双环、大连环创,65%持股重庆神箭。2023 年 7 月公司公告, 拟通过下属公司在匈牙利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齿轮传动部件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投资总 金额不超过 1.2 亿欧元,并计划在 2026 年形成一定规模产能。此外公司于 2024 年 9 月 对孙公司三多乐海防增资 3000 万元以加大智能执行机构业务领域的产能建设。

公司上市以来先后 3 次募集资金扩充产能。2015 年拟使用募集资金 9.1 亿元用于燃油车 齿轮、新能源车齿轮、机器人减速器及工程器械齿轮的扩产;2017 年拟使用募集资金 10 亿元用于自动变速器齿轮扩产;2022 年拟使用募集资金 13 亿元用于新能源车齿轮及商 用车齿轮扩产。

公司是家族企业股权结构。实际控制人为吴长鸿(叶善群大女婿)、陈菊花(妻子)、蒋 亦卿(二女婿)、陈剑峰(三女婿),公司创始人叶善群与以上四位为一致行动人,家族直 接持股16.98%,并通过玉环市亚兴投资间接控制公司1.32%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18.29% 的股份。

二、龙头地位:国内新能源齿轮龙头,全球化步入新阶段

公司管理层目光长远,于 2008 年开始对新能源研究与开发,此后积极推动公司向新能源 业务转型。技术研发上与全球领先电动车制造企业、比亚迪等头部车企在新能源浪潮下 共同成长,经过多年技术累积,核心加工工序滚齿、剃齿、热处理、磨齿等均自主研发, 拥有各类高端齿轮制造设备并对关键生产工序具备完全的控制能力,研发优势明显。 在齿轮外包、减速器齿轮精度要求提升等行业趋势下公司已与众多新能源头部客户建立 长期合作关系,据我们测算,公司新能源齿轮 2023 年在国内 A 级及以上纯电车型市占 率 70%以上。此外公司注重全球化发展,计划在匈牙利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齿轮传动部 件生产基地,现已陆续接到 PPET、全球知名零部件企业等多家海外客户新能源电驱动齿 轮项目定点,海外订单有望为公司新能源齿轮业务提供新增量。

1、产品基本概况

公司新能源齿轮产品为混合动力变速器齿轮以及电动车驱动系统减速箱齿轮等,主要为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驱动装置,为新能源车传动系统核心零部件。

新能源减速器齿轮对精度要求更高,核心工艺为热处理及齿面加工、齿面精加工。由于 新能源齿轮对硬度、耐久性、寿命、抗噪性能的要求更高,包括淬火处理及渗碳处理的 热处理工艺显得越发重要,而齿面加工和热后精加工是提升齿轮精度最有效的工艺。 磨齿是齿轮精加工的最主要工艺。磨齿主要是利用砂轮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来对齿轮 进行精密磨削和修整,主要在淬硬的齿轮进行齿廓的精加工,能够实现更高的齿轮精度、 更好的表面质量和耐磨性。与其他齿轮加工方式相比主要有高精度、低噪音和震动、长 寿命、适用性广泛等优势。

行业趋势:A)电动智能化下齿轮外包趋势明显。B)新能源车对齿轮精度要求更高。C) 双电机渗透率提升带动齿轮单车用量。D)同轴减速器使用推广有望带动齿轮 ASP 提升。 A) 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推动齿轮供给向三方齿轮厂商转移。在燃油车时代发动机、变 速箱、底盘为车企最核心零部件,通常由主机厂自制,齿轮传动产品呈现“自给自 足”形态。但在当前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车企精力更多放在动力电池、智能座 舱、自动驾驶等方面,同时新能源车电机、控制器和减速器往往作为“三合一”模块提供给主机厂,减速器齿轮与电机轴或供给“三合一”电驱动厂商或供给车企的电 驱动工厂,由于电驱动系统对齿轮的设计要求较传统燃油车更高而电驱动厂商更注 重驱动系统的整体设计与方案解决,因此在齿轮生产环节往往采用外包模式。

B) 新能源车齿轮技术需求提升,高精度齿轮厂有望受益。燃油车发动机转速一般最高 为 5000rpm 左右,高端车型可达 6000+rpm,新能源汽车电机转速一般在 8000- 16000rpm,远高于传统燃油车。由于新能源车对于转速的要求更高,因此电驱动系 统对齿轮的设计要求较传统燃油车更高,对高转速、高承载、啮合精度以及噪声的 性能要求大幅提升,从而需要齿轮产品有更高的精度,提升齿轮价格,但同时新能 源车传动结构较为简单,单车用量变少。燃油车齿轮精度要求为 7-8 级,而新能源车 齿轮精度要求一般为 4-5 级的精密级齿轮,高精度齿轮厂有望受益。

C) 双电机渗透率提升带动齿轮单车用量。双电机在动力性、制动能力、低速精准度等 性能上优于单电机,可以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驾驶体验和安全性,同时未来还可支 持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目前配有双电机版本车型还较少,后续随着市场需求增长 及技术更新降低成本,双电机渗透率有望持续增长。同时双电机一般需要两套减速 器装置,随着渗透率提升齿轮单车用量也将大幅增长。

D) 同轴减速器使用推广有望带动齿轮 ASP 提升。目前市场上减速器多为平行轴结构, 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但是劣势在于布置空间相对要求高,重量 相对较大。而同轴减速器输入轴输出轴在同一轴线上,使减速器的承载能力提高,而且径向尺寸非常紧凑,使其具有空间优势大,便于布置的特点,缺点在于价格较 高且厂商需要有 AT 变速器设计经验。随着轻量化要求提升,同轴减速器渗透率有望 增长,由于同轴减速器对齿轮的集成度要求更高,进而带动 ASP 提升。

中国新能源车齿轮市场空间较大,我们预计 2026 年市场规模 130 亿元左右。预计 2026 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1623 万辆,其中 BEV 844 万辆、PHEV 779 万辆,按 2022 年 BEV 齿轮单车价值 500 元、PHEV 齿轮单车价值 1000 元假设测算,预计 2026 年中国新 能源车齿轮市场空间 111 亿元,考虑到随着双电机渗透率提升,实际市场空间会高一些, 估计在 130 亿元左右。

目前国内已入局者双环份额最大、优势最突出,后续关注精锻、豪能、蓝黛等新入局者 的进展。公司国内新能源车齿轮竞争对手主要为具有燃油车齿轮件制造能力并在新能源领域有布局的潜在进入者精锻科技(产品以差速器齿轮及结合齿齿轮为主,目前已规划 购置磨齿机)、豪能股份(产品主要为同步器、差速器齿轮,已布局电机轴及同轴减速器)。 此外还有蓝黛科技(目前以燃油车变速箱及齿轮为主、减速器齿轮目前体量较小),中马 传动(减速器齿轮,目前体量较小)、万里扬(纯电减速器,齿轮可自制)及富川机电(纯 电减速器齿轮,拥有磨齿机、珩齿机等加工设备,未上市)等公司。 与竞对相比双环营收规模领先,2023 年新能源齿轮业务营收 22 亿元;客户资源优质,覆 盖全球领先电动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广汽集团、丰田等整车厂及采埃孚、日电产、舍弗 勒、汇川、博格华纳等 Tier 1 厂商。此外部分市场还由主机厂及 Tier1 自制,齿轮外包趋 势下有望进一步向第三方转移。

2、公司竞争优势

以零部件框架来看,根据前文所述(新能源减速器齿轮精度需求提升、外包趋势下)我 们认为新能源减速器齿轮行业目前竞争要素研发>成本>产能>销售服务,公司凭借技术、 质量、交付能力、成本等综合方面的优势不断提升护城河。 研发优势:双环十余年研发经验,多年为头部车企供货且共同成长增强研发实力。公司 作为最早布局新能源减速器传动齿轮厂商之一,与全球领先电动车制造企业、比亚迪等 头部车企在新能源浪潮下共同成长,多年为高品质、高质量产品需求客户供货积累增强 公司研发实力,并已具备参与客户前期设计的能力,为技术创新与承接新车型订单打下 坚实基础。 此外双环核心技术积累深厚,加工设备储备全面。核心加工工序为滚齿、剃齿、热处理、 磨齿等为公司自主研发,并对关键生产工序具备完全的控制能力,拥有齿轮硬齿面加工 磨齿、齿轮硬齿面加硬滚、齿轮渗碳淬火内在质量控制技术、珩齿技术、主减齿轮精密 碾锻技术等专利及进口磨齿机、进口强力珩齿机等核心加工设备。

成本优势:新能源减速器齿轮为重资产行业,公司规模效应明显。公司生产性折摊/营收 近年基本维持在 7%-8%,属于重资产行业。在价格战环境下重资产行业成本管控愈发重 要,据我们测算公司新能源减速器齿轮在 A 级及以上纯电动车型市占率 70%+,规模效 应明显,公司可通过产能优势做低成本。此外公司过往在燃油车齿轮等领域沉淀下来的 精益生产标准和能力,也为做好新能源齿轮等产品打好了体系基础。同时在海外与外资 供应商进行竞争时,中国零部件供应商所具备的效率和成本优势也会体现重要作用。 产能优势:公司重视新能源齿轮产能建设,匈牙利建厂初探海外。公司于 2015 年、2022 年两次募集资金总投资 16 亿元用于对新能源齿轮产能扩张,截至 2023 年底公司已形成 500 万台套/年产能。2023 年 7 月公司公告将通过下属公司新加坡双环在匈牙利投资建设 新能源汽车齿轮传动部件生产基地,并计划在 2026 年形成一定规模新能源汽车齿轮传动 部件产能,项目计划投资总金额不超过 1.2 亿欧元。

销售服务优势:客户覆盖广泛,在头部客户深植多年,粘性不断提升。公司于 2015 年开 始为比亚迪新能源车型批量供货,2016 年与蔚来、零跑、比亚迪等新能源头部车企达成 战略合作。据我们测算近年对于市场 A 级及以上纯电产品覆盖 70%以上,并已在头部客 户体系深植多年,凭借技术、质量、交付能力、成本等综合方面的表现不断获得了客户 的高度认可,具有较强合作粘性。 管理层面:管理层具备战略眼光,多年布局积极推动新能源转型。双环于 2008 年开始第 一次参与海外客户的新能源项目研究与开发。2015 年开始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进行新 能源产能投资,此时国内新能源车规模较小且公司各业务板块发展良好,乘用车、商用 车、工程机械等业务板块国内外有序进展,在公司领导带动下公司进行新能源转型并同 年实现为比亚迪批量供货。凭借多年布局及在研发、成本、产能等多元优势,目前已成 功进入国内外多家主机厂及 Tier 1 厂商供应链,据测算国内市占率行业第一。公司新能 源转型成功体现了管理层眼光独到,对行业机遇敢于下注,且公司执行力较强等优势。

3、订单及展望

订单:近年来公司频获海外大额订单,海外布局有望提供新增量。 2021 年 10 月公司获得邦奇标致雪铁龙电气化变速箱有限公司(PPeT)DT2 项目新能源动力系统全套齿轮轴产品订单,2022 年开始投产持续至 2028 年,生命周期内预计销售 金额约为 35.54 亿元。 2023 年 3 月公司获得某全球知名零部件企业的某欧洲高端品牌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齿 轮项目定点,预计从 2024 年开始批量供货,项目生命周期为 9 年,生命周期内预计销售 金额为人民币 10 亿元以上。 展望:预计双环新能源齿轮业务营收由 2023 年的 22 亿元增长至 2026 年的 53 亿元。公 司新能源齿轮业务下游客户为国内外主流主机厂,预计随国内新能源渗透率逐步提升以 及公司对于 A 级以下市场及海外市场的拓展,带动新能源齿轮业务上量。预计 2024-2026 年营收分别为 36 亿元、45 亿元、53 亿元,增速分别为 60%、27%、17%。

三、新业务放量:精密减速器提供增量

公司于 2013 年开始精密摆线预研,凭借高精度齿轮技术优势叠加精密减速器多年技术积 累目前为国产 RV 减速器份额首位,且性能上产品部分指标已与纳博等海外龙头基本相 当。产品领域目前已开拓至谐波减速器,逐步实现 3-1000KG 工业机器人所需精密减速 器的全覆盖。已配套包括埃斯顿、埃夫特等国内一线机器人客户,有望随客户零部件国 产化释放业绩。

1、产品基本概况

公司机器人减速器业务以子公司环动科技为主要载体,公司目前持股 61.29%。环动科技 于 2020 年由双环传动全资成立,经过多年融资后截至 2024 年 11 月 25 日双环传动占环 动科技股比约 61.29%,公司于 2024 年 3 月审议通过了控股子公司环动科技分拆上市的 议案,环动科技科创板上市申请于 2024 年 11 月 26 日获得上交所受理,根据环动科技招 股书,发行后预计双环传动占环动科技股份 45.97%。 产品以 RV 减速器为主,此外还拓展了谐波减速器及精密配件。目前已与国内外多家知 名机器人厂商建立了良好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主要客户包括埃斯顿、埃夫特、卡诺普、 钱江机器人、新时达、新松机器人、凯尔达、广州数控、华中数控等知名品牌制造商和上 市公司,产品具体: 1) RV 减速器:目前有 SHPR-C、SHPR-E、SHPR-H 三大产品系列,23 年份额位列行 业第二,国产市占率第一,1H24 营收 1.26 亿元,占减速器业务总体 94%,毛利率 37.70%。 2) 精密配件及谐波减速器:减速器谐波减速器产品已成功供货。1H24 营收 723 万元, 占减速器业务总体 5%,毛利率 45.95%。

精密减速器为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占工业机器人成本 30%以上。其中 1) RV 减速器具有传动比大、传动效率高、刚性大和可靠性高等特点,一般用在在工业 机器人的机座、大臂、肩部等重负载的位置。 2) 谐波减速器具有体积小、传动比高、精密度高等特点,一般用于机器人小臂、腕部 或手部位置。

RV 减速器通常是由一个行星齿轮减速机的前级和一个摆线针轮减速机的后级组成的二 级减速机。主要由齿轮轴、行星轮、曲柄轴、摆线轮、针轮、刚性盘和输出盘等零件组 成。减速原理为: 一级减速:伺服电机的旋转从输入齿轮传递至正齿轮,按输入齿轮与正齿轮的齿数比进 行减速;曲柄轴与直齿轮直接连接。 二级减速:曲柄轴旋转带动偏心部的 2 个 RV 齿轮进行偏心运动;如果曲轴旋转 1 圈, RV 齿轮在与针齿接触的同时进行 1 圈的偏心运动(曲轴运动),在此结果上 RV 齿轮沿 着与曲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 1 个齿数的距离;该旋转通过曲轴传递至输出轴 得到减速,减速比为针齿数。总减速比为第 1 减速部的减速比与第 2 减速部的减速比之 积。

目前纳博特斯克、哈默纳科占据精密减速器市场主导,国产企业仍有替代空间。当前在 精密机器人减速器市场中,纳博特斯克、哈默纳科凭借与 ABB、发那科、库卡及安川国 际四大机器人厂商的深度绑定合作,以及其自身悠久的历史、雄厚的资本实力和长期的 技术积累,2022 年占据了全球工业机器人减速器市场 70%左右的份额,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减速器市场中占有先发优势,2022 年分别位于国内 RV(2022 占比 53%、2023 占比 40%)、谐波减速器市占率第一(2022 占比 38%)。RV 减速器领域国内企业包括双环传 动(22 年 14%、23 年 19%)、珠海飞马(22 年 4%,后同)、中大力德(4%)、南通振康 (3%)等近年市占率也在不断提升,双环 22 年位列行业第二,国产市占率第一。谐波减 速器领域绿的谐波 2022 年市场份额 26%,位列行业第二,国产市占率第一。

行业趋势:A)制造业产业升级推动行业扩容。B)人形机器人有望为减速器市场带来增 量。 A) 制造业产业升级推动行业扩容。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代替人类完成一系列的重复性、 繁琐工作,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近年来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占比逐年 增加,而制造业平均年度薪资由 2013 年的 4.3 万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9.3 万元。 劳动力短缺、人力成本攀升使制造企业机器替人的需求高涨,根据 GGII 数据,我国 工业机器人销量由 2015 年的 6.9 万台增长至 2023 年的 31.6 万台,CAGR 为 21%。 同时随着机器人国产化替代,性价比提升及劳动力短缺对制造业生产端的影响,工业 机器人市场有望进一步提升。

B)人形机器人有望为减速器市场带来增量。2021 年 8 月,马斯克在首届 AI Day 上展示 了人形机器人概念机 Tesla Bot;2022 年 9 月特斯拉在第二届 AI Day 上发布了首款 人形机器人 Optimus(擎天柱)并宣布 3-5 年内量产,马斯克于 2024 年 2 月发布了行走测试视频,并于 11 月 7 日在 X 平台表示“Optimus 已经在工厂里执行一些任务, 其能力范围正在迅速扩大”,11 月 28 日,特斯拉 Optimus 官推更新视频,展示机器 人空手接网球能力,反应速度提升,手部灵活度提升。2025 年 1 月 9 日马斯克表示 特斯拉计划在 2025 年生产数千台 Optimus 人形机器人。如果一切顺利,特斯拉计划 在 2026 年将 Optimus 人形机器人的产量提高至 2025 年的 10 倍,即大约 5 万到 10 万 台,并在 2027 年进一步提高至 10 倍,预计产量将达到 50 万台起。除特斯拉外国内 外科技巨头如小米、戴森等也在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特斯拉 Optimus 共有 14 个旋转关节执行器和 14 个线性关节执行器,其中旋转关节执行 器主要由无框电机及谐波减速器构成,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及爆发销量有望为精密减速 器市场带来增量。

2、公司竞争优势

高精度齿轮技术优势叠加精密减速器多年年技术积累成就国产 RV 减速器龙头,并已将 产品领域开拓至谐波减速器。2020 年双环传动成立子公司环动科技专注于机器人关节技 术和产品发展,2022 年谐波减速器已形成多个型号产品的批量供货。目前已自主研发了50 余种型号的高精密减速器,已逐步实现 3-1000KG 工业机器人所需精密减速器的全覆 盖。 客户方面已经配套国内一线机器人客户,主要客户包括埃斯顿、埃夫特、新松机器人、 广州数控及卡诺普等。

3、拓展及展望

引入战略投资,拓宽融资渠道。2022 年环动科技首次引入国家制造业基金、先进制造业 基金等 7 家战略投资者,赋能产业发展。截至 2024 年 11 月双环传动持股环动科技子公 司 61.29%股权。双环传动于 2024 年 3 月审议通过了控股子公司环动科技分拆上市的议 案,环动科技于 2024 年 12 月发布招股说明书,发行后预计公司占环动科技股份 45.97%。 本次分拆上市将起到拓宽融资渠道、优化治理结构与聚焦主营业务的作用,从而提升公 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预计 2026 年双环减速器及其他业务营收达到 8.4 亿元。公司减速器主要客户均为国产工 业机器人头部玩家,预计随行业扩容、高精密减速机进口替代提速及人形机器人市场放 量进一步带动减速器业务业绩释放,预计 2024-2026 年营收分别为 5.3、5.7、8.4 亿元, 增速分别为-4%、+7%、+47%。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文章